图片
图片
图片
在春风的絮语中,樱花以粉白黛色,晕染千年诗行。这十首唯美诗词,恰似十幅流动的樱吹雪画卷。山深处,樱花不怯春迟,压枝绽放,与桃李共舞;宫廷间,樱花映红墙黛瓦,惹诗人折枝寄情。从白居易的“樱繁春日斜”到李商隐的“樱花永巷垂杨岸”,每一朵绽开的樱花,都是古人写给春天的情诗。让我们循着墨香,在“山樱发欲然”的炽烈、“微红渐褪旋成晕”的婉约间,邂逅古诗词里最动人的樱花之约。
图片
图片
1
图片
诗
王僧达〔南北朝〕
初樱动时艳,擅藻灼辉芳。
缃叶未开芷,红葩已发光。
这首诗以极简之笔勾勒樱花初绽的惊艳瞬间。"初樱动时艳"五字,将静态花姿化为动态风韵,一个"动"字赋予樱花以生命张力。"擅藻灼辉芳"巧用拟人,以"藻"喻花,既显樱花繁密如织锦,又以"灼辉"极言其明艳照人,光色流转间尽显春神泼墨的灵韵。后两句"缃叶未开芷,红葩已发光",在青黄未褪的嫩叶与灼灼红葩的对比中,既暗合早春物候,又以"发光"二字收束,将视觉美感推向通感境界,让读者仿佛看见樱花在晨曦中流转着珠光般的莹润。全诗四句,层层递进,以光影为笔,以色彩为墨,在方寸间绘就一幅生动的樱花破晓图。
图片
图片
2
图片
樱桃花下有感而作
白居易〔唐代〕
蔼蔼美周宅,樱繁春日斜。
一为洛下客,十见池上花。
烂熳岂无意,为君占年华。
风光饶此树,歌舞胜诸家。
失尽白头伴,长成红粉娃。
停杯两相顾,堪喜亦堪嗟。
开篇即以"蔼蔼"写宅院之盛,以"春日斜"暗含光阴流转,樱花的繁盛与夕阳的余晖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反差。"一为洛下客,十见池上花"以数字对比,道尽十年客居的沧桑,而樱花依旧岁岁绽放,更显人生漂泊。"烂熳岂无意,为君占年华"表面赞樱之秾丽,实则借花喻人,暗指自己将青春献于仕途的无奈。尾联"停杯两相顾,堪喜亦堪嗟"以举杯沉吟之态收束,喜樱之盛,嗟己之老,在樱花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间,迸发出深沉的生命喟叹。
图片
图片
3
图片
折枝花赠行
元稹〔唐代〕
樱桃花下送君时,一寸春心逐折枝。
别后相思最多处,千株万片绕林垂。
此诗以樱花为媒,抒写离情别绪。"樱桃花下送君时",开篇即点明送别场景,粉白樱花如云似雪,却反衬出离人眼中的清冷。"一寸春心逐折枝"以"春心"喻相思,将无形之情赋予折枝之形,既显情意绵长,又暗含"折柳寄情"的古典意象。后两句"别后相思最多处,千株万片绕林垂",通过"千株万片"的繁盛樱花,具象化别后相思的汹涌澎湃。诗人以樱花的繁密隐喻心绪的纷乱,让飘零的花瓣化作缠绵的思念,在绕林垂落中织就一片情网。全诗借樱写情,将自然界的绚烂与人心中的怅惘交织,创造出凄美动人的意境。
图片
图片
4
图片
春光好·花滴露
欧阳炯〔五代〕
花滴露,柳摇烟,艳阳天。雨霁山樱红欲烂,谷莺迁。
饮处交飞玉斝,游时倒把金鞭。风飐九衢榆叶动,簇青钱。
此词以工笔细描勾勒雨后春景。"花滴露,柳摇烟,艳阳天"三句,用"滴""摇""艳"三字活化春之娇态:花瓣承露如美人垂泪,柳丝含烟似仙子起舞,艳阳当空更添明媚。下阕"雨霁山樱红欲烂"一句,将雨后樱花推向极致,"红欲烂"三字既显花色之浓艳,又暗含春光稍纵即逝的惋惜。全词以"玉斝""金鞭"写宴饮游乐,以"榆叶簇青钱"喻新叶初展,在富贵气象中透出生机勃勃的民间春色。通篇设色秾丽,音韵铿锵,将樱花的惊艳与春日的欢愉编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。
图片
图片
5
图片
入 村
方岳〔宋代〕
山深未必得春迟,处处山樱花压枝。
桃李不言随雨意,亦知终是有晴时。
"山深未必得春迟",开篇即颠覆常理,深山非但不迟,反因"处处山樱花压枝"显出春的磅礴。诗人以"压枝"二字写樱花之繁,既显花势如潮,又暗喻春色之重。"桃李不言随雨意,亦知终是有晴时",后两句笔锋陡转,借桃李的隐忍与樱花的张扬形成对照,揭示自然循环的永恒真理:纵使风雨摧折,终将迎来晴好。全诗借山樱写春信,在物候观察中融入人生感悟,将深山野樱升华为精神图腾,展现宋诗特有的理趣之美。
图片
图片
6
图片
山 樱
王安石〔宋代〕
山樱抱石荫松枝,比并余花发最迟。
赖有春风嫌寂寞,吹香渡水报人知。
此诗以拟人手法赋予樱花孤高品格。"山樱抱石荫松枝"一句,写其生长环境之奇绝,抱石而生,与松为邻,尽显坚韧孤傲。"比并余花发最迟"则对比其他春花,突出其迟发而艳的特性,暗合诗人"晚成"自喻。后两句"赖有春风嫌寂寞,吹香渡水报人知",将春风拟人化,春风因惜樱之才美,特携其香越水报人,既解樱花寂寥,又彰其芳名远播。全诗托物言志,借山樱自况,在孤寂中坚守,终得春风知音,展现诗人孤高自许又渴望赏识的复杂心境。
图片
图片
7
图片
樱 花
宋濂〔明代〕
赏樱日本盛于唐,如被牡丹兼海棠。
恐是赵昌所难画,春风才起雪吹香。
此诗以跨文化视角赞樱之绝。"赏樱日本盛于唐"一句,点出中日樱文化的传承,将樱花置于东亚文明交流史中审视。"如被牡丹兼海棠"以双重比喻写樱花之姿,既显其雍容如牡丹,又显其柔美若海棠,极尽想象之能事。"恐是赵昌所难画"借北宋画家赵昌之工,侧面烘托樱花之难以描摹,更添神秘。"春风才起雪吹香"收束全诗,以"雪"喻樱之洁,以"香"写樱之韵,将视觉与嗅觉打通,在春风中完成一场诗意的樱花雨。全诗以简驭繁,借樱写尽中日文化交融之美。
图片
图片
8
图片
樱 花
郑孝胥〔清代〕
朝日满园春过半,绝艳为云云欲散。徘徊已倦更淹留,醉梦虽酣难把玩。
微红渐褪旋成晕,浅碧独倾尤有韵。一年能得几日看,却对半开愁烂漫。
此诗以哲思笔触写樱之凋零。"朝日满园春过半"一句,既点明时令,又以"满园"暗喻盛极,为后文转折埋下伏笔。"绝艳为云云欲散"以云喻樱,写其繁盛时如云霞蔽日,转瞬又似云开雾散,暗含人生聚散无常之叹。中间四句"徘徊已倦更淹留,醉梦虽酣难把玩。微红渐褪旋成晕,浅碧独倾尤有韵",通过"徘徊""醉梦"等词,写赏花人欲留春色而不得的无奈,而"微红""浅碧"则细腻捕捉樱花褪色之韵,将凋零升华为另一种美学境界。尾联"一年能得几日看,却对半开愁烂漫"以问作结,既叹花期苦短,又隐现对生命盛衰的深刻体悟,全诗在哀婉中透出理趣。
图片
图片
9
图片
无题四首
李商隐〔唐代〕
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。
东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当天三月半。
溧阳公主年十四,清明暖后同墙看。
归来展转到五更,梁间燕子闻长叹。
此诗借樱花写尽深闺女子的命运沉浮。"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"开篇即以哀筝急管、樱花垂杨渲染出春日深巷的凄清氛围,为全诗定下幽婉基调。诗人以"东家老女嫁不售"与"溧阳公主年十四"形成命运对照:老女滞留深闺,空对樱花空自怜;公主年少得志,清明踏青尽显尊贵。尾联"归来展转到五更,梁间燕子闻长叹"以夜不能寐、梁燕闻叹收束,将女子韶华易逝的焦虑与燕子春去的自然规律叠合,在樱花纷扬中织就一张命运之网。全诗借樱起兴,以乐景写哀情,在春樱与深闺的对照中,迸发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喟叹。
图片
图片
10
图片
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
刘禹锡〔唐代〕
樱桃千万枝,照耀如雪天。
王孙宴其下,隔水疑神仙。
宿露发清香,初阳动暄妍。
妖姬满髻插,酒客折枝传。
同此赏芳月,几人有华筵。
杯行勿遽辞,好醉逸三年。
这首诗以雪喻樱,写尽樱桃花的繁盛与宴会之欢。"樱桃千万枝,照耀如雪天"开篇即展现樱桃花海如白雪覆盖的震撼景象,既显花量之繁,又暗含花色之洁。"王孙宴其下,隔水疑神仙"将赏花人置于仙境般的场景中,隔水相望,更显花光之迷离。后四句通过"宿露发清香""妖姬满髻插"等细节,从嗅觉、视觉多角度渲染花之娇美与宴饮之乐。尾联"杯行勿遽辞,好醉逸三年"以劝酒之语收束,将赏花之欢推向酣畅淋漓之境,既显诗人豪迈,又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珍视。全诗以樱为媒,将自然之美与宴饮之乐完美融合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